廉政动态
永宁:巡察促乡村振兴
清晨的田间,一簇簇红艳艳的朝天椒簇拥在枝头,在晨光映照下格外夺目,犹如跳动的火焰。二十多名村民手持镰刀,一字排开,“唰唰”的收割声此起彼伏。随着辣椒秆应声倒下,一股辛辣又清新的香气扑鼻而来。“这活儿不累,我们老两口都干得来,摘一斤六毛钱,手快的一天能挣一百多哩!”田阿姨一边麻利地采摘,一边高兴地向县委巡察整改回访组介绍。在她看来,正是家门口发展起来的辣椒产业,为村民“敲”开了致富大门。
这一喜人变化,源于县委第三巡察组对杨和镇产业发展情况的精准“把脉问诊”。巡察组深入调研后,精准指出了该镇在产业发展模式、科技支撑、产业链延伸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的“症结”。针对巡察组开出的“整改良方”,杨和镇党委高度重视、照单全收,迅速召开专题会议“会诊”,坚持问题导向,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,着力将巡察整改成效转化为乡村振兴的“强身健体”之策。
强化示范引领,以点带面促发展。针对巡察组指出的农业结构单一、效益不高等问题,杨和镇王太村率先打造朝天椒种植示范基地,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。在去年试种200余亩、实现增收70万元的基础上,今年积极推行联农带农机制,将种植面积扩大至近千亩。采收期间,村集体组织本村70余名劳动力参与收割、采摘,既解决了用工需求,又有效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。据估算,该村今年鲜辣椒亩产可达1500公斤,烘干后亩产干椒约350-400公斤,预计总产值突破400万元。
为破解农产品附加值不高、市场风险大的发展瓶颈,杨和镇将延伸产业链作为巡察整改的关键举措,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建立烘干车间,显著提升了朝天椒的产后处理能力与产品附加值。同时,大力推广“订单农业”模式,由合作企业按保底价统一收购,保障了种植收益的稳定性,让朝天椒真正成为农户放心种的“致富椒”。在王太村的示范带动下,目前杨和镇朝天椒种植面积已近1400亩。南北全村种植的300亩朝天椒预计10天内即可完成采收,并通过订单企业实现烘干、收购一体化运作。
随着杨和镇试点成功和经验推广,永宁县朝天椒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。目前,全县辣椒种植总面积已达4000亩,朝天椒占比超过一半,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,呈现出稳健向上的良好态势。这一特色产业的培育壮大,不仅直接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农民就业致富,更是永宁县将巡察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、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。(永宁县纪委监委)
